2025年4月A股市场迎来了一场电力行业的“风暴”。一家市值仅70亿元、股价约6元的电力企业,因2024年净利润暴增5402%的惊人业绩,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。更引人注目的是稳拿证券,这家公司背后站着“国家队”中央汇金的重仓加持——累计买入2359.36万股,养老保险基金、中证金等机构也纷纷抢筹,资金规模高达5.92亿元。市场普遍预测,其股价可能从6元飙升至60元,甚至被冠以“电力重组第一龙”的称号。
业绩暴增背后的重组逻辑
这家公司的爆发并非偶然。2024年,它完成了两笔总额达13.2亿元的并购交易,涉及电力生产与能源项目整合,被视为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志性事件。重组后,其业务从传统发电向新能源综合开发转型,尤其是水力发电和风电领域。财报显示,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4303%,全年增幅达5402%,创下行业纪录。这种增长既得益于电力需求的井喷,也源于资产重组带来的协同效应。
电力行业的“天时地利” 稳拿证券
电力板块的崛起,与多重因素共振。首先,AI算力中心、数据中心等“电老虎”的扩张推高了用电需求。2025年夏季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预计达13.7亿千瓦,同比增长8.7%。其次,政策红利密集释放。国家发改委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,要求高耗能行业强制使用绿电,绿证交易规模突破6000亿千瓦时,特高压、虚拟电厂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建设。此外,2025年是国企改革收官年,电力央企重组预期升温,国家电投、华能等集团纷纷通过资产注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。
中央汇金的“精准伏击”
中央汇金的操作堪称“神准”。早在2024年四季度,汇金便大举增持电力重组标的。例如,华电国际被汇金持有7624万股稳拿证券,电投产融因重组预期获汇金重仓。而这家“潜力龙”更是在股价低位时被汇金抄底,叠加养老保险基金等机构资金涌入,形成“国家队+机构”的合力。市场分析认为,汇金的布局不仅看中短期业绩爆发,更押注电力行业长期整合趋势。
重组浪潮中的“同行者”
电力行业的重组故事并非孤例。远达环保(600292)近期宣布以277亿元收购五凌电力和长洲水电股权,转型为水电资产整合平台,交易完成后净利润预计增长2065%。电投产融(000958)剥离金融业务,置入核电资产,装机容量弹性达404%。此外,上海电力、华电国际等也因新能源资产注入预期,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。这些案例共同勾勒出电力行业“存量优化、增量爆发”的图景。
风险与争议并存
尽管前景乐观,但风险不容忽视。例如,远达环保收购的五凌电力因2023年流域来水不足导致亏损,重组后短期业绩承压。此外,部分公司的重组仍存在审批不确定性,且电力行业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大。有投资者质疑,某些标的的业绩暴增是否具有可持续性,或存在财务操作嫌疑。
尾声:电力股的“黄金时代”
回望历史,电力板块每逢夏季便上演“翻倍行情”——2023年的杭州热电17天11涨停,2024年的明星电力股价飙涨3倍。如今,在需求增长、政策扶持与资本运作的三重驱动下,电力行业正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。无论是“潜力龙”的业绩神话,还是远达环保的百亿并购稳拿证券,都预示着这场重组盛宴远未结束。而中央汇金的深度参与,或许正是这场变革中最有力的背书。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